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廣東突進工業設計高地

在先天環境優勢以及各項支持政策的促進下,廣東省正努力建設成為我國設計產業高地文/本刊記者 劉斯斯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大的方面影響歷史進程,小的領域改變人類生活。以新一代光源技術LED為例,其最新的突破體現在光源特性“由點及面”,改善瞭LED“點光源”特性可能造成的視覺危害,整體照明效果更加均勻柔和,更適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技術意味著新產品,去年一款采用面光源技術的LED臺燈就被推向市場,而為這款產品做設計的深圳市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蘭圖),則使其成為世界上最薄的LED臺燈之一,並憑借這項設計剛剛斬獲瞭廣東省第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的3項大獎。技術、產品和設計正在越發緊密地結合起來,並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而這正是工業設計企業追求的核心目標。以嘉蘭圖為例,其成功完成的4000項創新設計項目,粗略估計產業化價值可達千億元人民幣以上。“嘉蘭圖成立於2000年,當時的團隊隻有幾個人,如今則達到400多人的規模,這種變化是與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同步發生的”,嘉蘭圖副總裁王永才告訴記者,工業設計與制造業的關系密不可分,近十幾年來行業與行業之間相伴相生的高速發展正說明瞭這一點。當設計元素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人們逐漸習慣優秀設計產品帶來的舒適與便利,這就反向促進企業更加註重設計環節的投入,互相促進,整體向著更優更強的方向發展。近十幾年來,這種變化在中國尤為明顯。正因為如此,當中國的產業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設計企業感同身受。王永才舉例說:“比如美國正在重新認識制造業,其未來正朝著‘隻要想得到,沒有做不到’的方向發展,與其同步的設計行業也在發生變化。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理念層面,都向著更精深的方向深入”。對於當前的中國設計企業來說,與國際最前端的發展趨勢仍存在一定距離。與大多數設計強國曾經的做法一樣,中國工業設計還需要政府給予更多支持。廣東優勢近年來各地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舉措頻頻,嘉蘭圖的總部落在深圳,在王永才看來,廣東省一方面擁有良好的產業環境,另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小。廣東省是我國工業設計起源地之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思想萌芽期,就憑借良好的經濟環境成為工業設計企業最先選擇的落腳點,而作為制造業大省的環境優勢,又幫助其保持瞭這樣的吸引力。2008年,深圳市成為中國首個“設計之都”,當地“出身”的工業設計作品多次攬獲國際設計大獎,又有數據統計稱深圳工業設計份額占全國的60%,領先優勢明顯。而“省長杯”作為我國首個以政府首長名義冠名的工業設計大賽,更體現瞭廣東省政府對這一產業的重視。去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還出臺瞭《關於促進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明確瞭當地工業設計產業到2015年前的主要發展任務。省財政設置瞭每年3000萬的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鼓勵產業發展。不久前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技術改造投資處處長許曉熊透露,近期還將有新的支持政策出臺。在先天環境優勢以及各項支持政策的促進下,目前廣東省專業工業設計機構已超過700傢,相關從業人員近10萬,占到全國的1/5強。此外由於該省很早就開始推進工業設計產業基地的建設,目前全省創意產業園區已超過100傢,全國僅有的兩傢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國傢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部落戶廣東。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童慧明曾參與瞭上述廣東省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制定,也經常參加其他工業設計周以及設計大賽等活動,他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廣東省去年出臺的政策為當地工業設計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進行瞭專業佈置,目前具體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包括提出的資金支持,我們希望這個資金數量可以伴隨產業的發展狀況逐年遞增”。對於工業設計企業來說,直接的資金支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環境。王永才表示,目前全國工業設計發展最快的幾個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和深圳,如果說北京的工業設計教育很強,那麼深圳和上海則擁有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比如我們提出一個很好的設想,但必須有相應的產業配套環境才能讓其順利實現。而且出於節省成本等因素,很多企業也希望其設計需求能在本地得到解決”。王永才強調,對於設計企業來說,一個十分核心的要素就是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良好的產業環境無疑有利於實現這一點。中國設計與工業新“革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最近將省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和“第三次工業革命”聯系起來,強調廣東一向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應看到這一趨勢,尤其是珠三角核心城市要註意搶占研發、設計的高地。這裡所提到的趨勢是指未來工業產品將和農產品一樣成為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產業發展會更多地向研發和設計等領域集中。對於這一趨勢,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發展研究室副主任李曉華最近也曾表示,中長期來看,如果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成本低至足以挑戰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而數字化制造以及3D打印等個性化生產方式也發生質的變化,將對中國工業造成非常厲害的沖擊,應該提早加以規劃應對。不過在童慧明看來,從工業領域轉型升級的角度談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些言之過早。以經常被提及的3D打印機為例,童慧明認可這是工業技術中革命性的突破,但目前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3D打印機的未來無疑十分美好,但當前還面臨許多技術方面的問題,隻能夠制作一些比較基礎的產品。一定時期內在成本、產品豐富性等方面還將受到很多限制”。童慧明認為,對於中國的設計企業來說,當前最重要的還是“練內功”,紮實做好原創設計,對於國際發展趨勢應該關註,但不要盲目跟風。提及工業行業的變化趨勢可能對設計企業造成的影響,王永才持樂觀態度,他就此向記者提問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越是走向成熟的技術,互相之間的競爭又體現在什麼地方?從這個角度出發,王永才解釋說當前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相關行業確實出現瞭一些衰退和下滑,這給設計企業帶來的直接影響可能是委托數量的減少,收益也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當某些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主流技術走向成熟之後,產品之間的競爭反而更借貸廣告需要設計,這就會帶來新的機遇”,將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看,王永才認為工業設計行業的前景值得期待。當然,中國的工業設計畢竟還不夠成熟。童慧明在采訪中提到,當前行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設計企業與客戶之間良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還不夠穩固,二是對市場能夠形成長遠影響力的高水準作品不多。他告訴記者,這其中企業不夠重視原創和設計,包括對於知識產權的認識不足等都限制瞭行業發展。王永才也坦言目前最讓他感到頭疼的就是對公司原創設計的侵權傷害:“公司辛苦設計出來的產品很快就會有模仿品出現,即便打官司,最終也隻是簡單賠一些錢瞭事,並不能真地遏制這種風氣。”王永才認為,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足,從小處看是給企業造成損失,從大處看,傷害的將是本民族的創新動力(310328,基金吧)。他希望國傢能夠盡快參考國際法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

新聞來源htt林口重劃區地圖缺錢急用哪裡借錢p://news.hexun.com/2012-12-04/148686234.ht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俊宏網購通  的頭像
    俊宏網購通

    俊宏網購通 的部落格

    俊宏網購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